经验分享:教你如何填高考志愿

来源: 深圳新东方 发布时间:2023-12-12

       过几个月又是一年一度的高考日,考生们较关心的莫过于如何填报高考志愿。在这个关键时刻,本文为大家分享填报高考志愿的技巧和经验,帮助大家轻松填出理想大学。

一、了解政策,熟悉规则

高考志愿填报的基本原则:志愿填报要符合政策规定,了解录取规则,熟悉志愿填报的流程和操作方法。
掌握录取批次和录取要求:不同批次的录取要求和录取标准都有所不同,考生需要了解自己所在批次的录取要求和标准。

二、科学评估,准确定位

分析自身优势和兴趣爱好: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、学科特长、职业规划等方面进行分析,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学校。
了解专业前景和就业形势:考生需要了解目标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就业形势,以便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专业。
定位准确,切合实际: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定位,避免盲目追求好学校或热门专业。

三、合理搭配,科学填报

搭配志愿,合理梯度:考生在填报志愿时,需要将志愿进行合理搭配,形成合理的梯度,提高录取成功率。
不留遗憾,不失机会:考生需要珍惜每一个机会,认真对待每一个批次,确保不漏填、不误填。
密切关注,及时跟进:考生需要密切关注招生动态和录取信息,及时调整自己的志愿填报方案。

四、家长支持,心态平和

家长支持很重要:家长在考生填报志愿时需要给予支持和帮助,为考生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指导。
保持平和心态: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需要保持平和心态,不要过于紧张和焦虑,相信自己能够顺利度过这个关键时刻。
做好信息保密工作: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需要注意个人信息的安全性,不要随意泄露个人信息或密码等重要信息。

五、其他注意事项:

先选“城市”还是先选“大学”

1.高分段考生优选大学。学校的层次越高,拥有的学习、就业和发展资源就越丰厚。大学水平高,教育的福泽自然就多。高分段考生有能力和很大概率可以冲击好学校,建议高分段考生优先选择学校,毕竟无论将来选择考研还是直接就业,好学校的背书对学生非常有利。

2.中分段考生优选城市。除“双”建设大学外,其他高校的实力和条件本质上差别不是很大,如果有差别,多体现在就业的机会方面。相对来说,在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广州、成都、杭州、武汉等一线城市就读的大学生,将享有更多的就业机会。在那里耳濡目染了四年,其眼界和认知都会与所在城市同步,自然留在本城发展的机会也会更多,也更容易融入其中。反之,如果在三线、四线城市读书,毕业后再到一线城市工作和生活,遇到的困难就会多一些。

3.成绩一般考生亦优选城市。成绩不很理想,在本地和经济发达城市都只能选相对普通的学校,可又很想去发达城市看看,那就不要犹豫,鼓起勇气选择城市,原因有三。一是一线城市有着别的城市无法比肩的资源和机遇,可以看到全中国乃至全世界较的科技、服务、理念,增长的见识一生受用无穷。二是很多学生的动手能力、实践能力很强,如果在大城市就读期间,主动接触社会、努力创业,发挥自己的特长,毕业后也有不错的发展。三是一线城市竞争力较强,可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,争取国内考研或国外读研,提高自身竞争力。

“学校”优先还是“专业”优先

学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,是个两难选择,大部分学生填报志愿时都会有这样的困惑。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平台,学校是专业发展的平台,好的专业不可能脱离学校而存在。

1.精心规划,明确职业定位。志愿填报要坚持兴趣优先,但当自己不清楚“想干什么”时,则要明确“能干什么”。定位自身“能干什么”,可参照如下方法:一是以特长为依据,特长不等于兴趣,但特长往往是自身兴趣所在。考生可结合自身特长或者高中阶段擅长的科目填报相应专业。二是明确职业能力倾向,若未发现自身特长,可以通过老师、同学及家人的评价或相关测评进行分析,进一步明晰职业道路。

2.职业目标明确,优先选专业。专业是大学生重要的“标签”,专业学习的目的是掌握不同行业的从业能力,提供从事某种职业的可能。如果考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非常清楚,有明确的专业意向和兴趣,立志在某一领域学习深造,建议优先选择专业。选择专业一定意义上就是选择未来的职业。

3.职业目标不明确,优先选学校。大部分考生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规划较模糊,对学习哪种专业能够实现职业理想并没有深入探索。这种情况下,考生可优先选择学校。一方面,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底蕴和内涵,大学精神、学风、校风、人文底蕴等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。另一方面,大学都在推行大类招生,考生进校后有机会申请转专业或者选修二学位,考生有更大的专业选择空间,同时进校后可以充分了解专业内涵,作出理性选择。

      填报高考志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,需要考生认真对待。通过以上分享,相信大家已经对如何填报高考志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。希望各位考生能够充分利用好这个关键时刻,为自己的人生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