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在线客服

天津龙文教育

小学/初中/高中1对1个性化辅导

机构课程咨询服务:
691355715400-666-4820

:历史学科主观题答题模板

  历史学科主观题答题模板

  一、材料题:

  1.内容、表现、措施类:答案基本都在材料中,依据问题分值,根据材料逐点概括即可;

  2.特征、特点、趋势类:特征、特点的答案来源于材料,但不等同于材料,需先找到材料中的内容表现,然后进行深化挖掘,概括出其内在规律;趋势类作答时需注意答案为动态语言,即“从什么到什么,或…化”。

  (1)叙述历史事件类的特点:(如丝绸之路)

  ①历史悠久(特别是材料中有“从…就有了;早在…时期就”等);②范围广;

  ③内容广泛;④方式:和平或武力;⑤影响深远等。

  (2)措施、制度、方针类的特点:

  ①中央主导与地方自主相结合;②统筹兼顾(城乡、工农业、中央与地方、集体与个人等);③逐步推进(阶段性);④典型示范;⑤立法;⑥逐步形成体系,制度化;⑦影响深远等。

  3.比较异同类:答案全部来源于材料,相同点写一起,不同点分别概括,注意指代明确。

  4.背景、条件、原因类:答案主要来自所学知识,材料中也会偶有涉猎,答案要点以政治、经济、思想三个方面为主要方向,但不,也可以包括科技、军事、外交、内外因、主观人为因素等。

  (1)中国古代史事件的背景原因:

  政治: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,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,社会矛盾的尖锐(根据材料中时空加以描述);

  经济:封建自然经济(小农经济)的发展;或商品经济的发展及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;

  思想:儒家思想的发展及影响(根据时空加以准确描述)。

  (2)中国近代史事件的背景原因:

  政治:

  ①内:清(北洋军阀、国民等)统治的腐朽,矛盾激化;

  ②外:外来侵略的加剧,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(根据时空准确描述)。

  经济:

  ①内:自然经济逐渐瓦解,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(根据时空准确描述);

  ②外:商品输出或资本输出的不断加深,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(根据时空准确描述)。

  思想:

  ①内:林、魏新思想;洋务思想;维新思想;民主革命思想;新文化运动等的影响(根据时空准确描述);

  ②外: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(主要是启蒙思想)

  (3)中国现代史事件的背景原因:

  政治:新中国的成立;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;党的正确领导。

  经济: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(十一届三中全会开放;21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);综合国力的。

  思想:毛泽东思想,邓小平理论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先进思想的指导。

  (4)史事件的背景原因(史材料题主要考察近现代史为主):

  政治:资本主义代议制的形成与发展完善;

  经济: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(市场阶段;经济化时期)

  思想:文艺复兴、宗革;启蒙思想的影响等。

  5.结果、影响、评价类:答案基本全部来源于所学知识,需做到、辩证;

  6.认识、借鉴、启示类:开放式、发散式问题,通常位于较后一小问,3—5分,答案不固定,需做到“三观正”,言之有理即可,答题模式主要包括三部分,即“表明立场:好还是坏”“具体阐述:好在哪里,有什么问题”“怎么做”。

  二、论述题:(送分题到送)

  答题规范:三段论,即总分总关系。

  1.论题:有观点或结论的标题

  (1)基本要求:

  较好是论题:陈述句,不可以是问句,字数不要太多尽可能是一句话;

  第二是正确的论题:符合唯物史观,正角度,切记标新立异;

  第三论题要做到观点明确:对材料所述事物有明确看法、认识、态度;

  第四论题要尽量做到宏观:站位高,便于后面的论述;

  第五论题较好是单向角度:减少或辩证表述,如相互促进,相辅相成,互为因果等。

  (2)如何得出论题:

  较好种:材料所述为单一事件时,可从事件的原因、过程、影响三个角度出发,概括得出论题;

  第二种:材料所述为多种事件时,可从事件关系角度概括得出论题。

  (3)非论题、观点类论述题

  ①评析观点类:需要表明对材料中作者观点的看法,赞成或反对,严禁自行概括观点或论题;

  ②故事情节、历史现象、概述评价类:新三段论,故事情节及材料中原文;历史现象主要指专有历史名词或重大历史事件;概述评价:概述主要包括事件背景及过程,为背景,其次为过程;评价:需要。

  ③书评、解说词、新闻稿、广告词类:主要考察根据历史知识的文学写作能力。

  ④找出错误、改正并阐述理由类:新三段论,根据要求作答即可。

  ⑤图片信息类:近年较为少见。

  2.论述、论证或阐释:

  本部分主要原则为史论结合,即根据自己所概括的观点或论题列举史实,描述完史实结合自己的观点,让所列举史实为自己的观点服务,证明自己的观点。本部分答题时切记看清题目要求(如用史史实、中国史史实或中国古代史史实作答,或用中外史实、正反史实作答),解答时较少列举两个史实,分段论述。另外,论述时忌讳采用分点作答,分段即可,整体答案以小论文方式呈现。

  3.结论部分:

  本部分为本题较终目标的体现,为点睛之笔,主要体现论从史出,需要对自己论题(观点)进行重申,不可简单重复,力争有所。要善于运用“综上所述、由此可知”、“总之”、“所以”等性的连接词。

  三、选做题:(以和人物为主要作答方向,战争虽然角度集中,但不提倡选择)

  1.类:所涉及的问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,即的背景原因(为什么改);内容表现(怎样改);结果影响(改的怎么样)和认识评价(对的认识)。

  (1)的背景原因:答案需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概括(少数题目全部来源材料),解题时根据材料信息确定时空观念,主要分析角度包括三个主要方面,即内因、外因及者的主观因素(另需要注意题中所进行的,是因为在此问题上存在问题,解题时需要根据分值设置灵活把握)。

  (2)的内容表现(更多问的特征或前后的变化):答案全部在材料中,根据分值确定答题要点概括即可。

  (3)的结果影响:本部分问题答案主要来自所学知识(部分题中材料也会有所涉猎),需要掌握运用结论性的语言;

  例如:

  政治:有利于维护社会统治;有利于社会稳定;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;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;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;有利于政治清明,行政效率;有利于促进科技文化交流与发展等。

  经济: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;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进步;有利于人民的生活水平;有利于加强经济文化交流等。

  (4)的认识评价:本部分问题答案材料中没有,完全靠个人总结,需要掌握运用结论性的语言:

  的必须做到:(反之失败)

  从国情出发,实事求是;符合客观规律,尤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原理;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(或者大多数人的利益出发);正确的政策必须长期坚持贯彻执行;加强交流,取长补短,与时俱进,适时调整政策。

  2.人物类:所涉及的问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,即什么样的人;做了什么事;为什么能做这样的事;所做的事有什么影响。

  (1)什么样的人:答案全部在材料中,解题策略为将材料中所涉及的符合答案部分按句号和分号划分成点,逐条概括,适当摘抄;

  (2)做了什么事:同上;

  (3)为什么能做这样的事:答案全部在材料中,答题要点主要包括:个人素质;家族背景;师承于谁;借鉴、总结前人成果;社会实践;时代需要(留学生回国则为祖国感召及爱国心理)等。

  (4)所做事情有什么影响:本部分答案材料会稍有涉猎,主要靠自己总结作答,解题策略为判断人物属性,根据人物所做的事情结合时代特征进行作答。


课程列表 |教学师资 |机构简介 |教学环境 |学习干货
机构地址:广开四马路6号
:历史学科主观题答题模板 请咨询: 400-666-4820
免责声明 | 版权/投诉举报
汇上优课

微信选课
享更多优质好课!

本页面由主体*上海亿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*自行上传,本网不对该页面内容(包括但不限于文字、图片)真实性和知识产权负责,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删除qq:16720809  。